[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
发布日期:[2010/1/5]
共阅(yue)[1953]次
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低碳经济是会议讨论的热点。这意味着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生产率,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创新的主要任务。
我国政府日前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是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和主导各地价值链的“新头牌”。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国内外双重“绿色”压力。在美国等一些环保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服饰上的“碳标签”。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风向标,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举起“低碳”大旗,较早推出绿色环保创意展台设计评比活动。
此前,9月20日,世界地球清洁日,在由环保机构——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李宁公司、帝人集团等机构共同组织的关于“低碳服装”研讨会上,提出了“衣年轮”概念,倡导穿衣的新环保理念。
“衣年轮”是基于对树木生长年轮的理解,提出用服装的碳排放指数,衡量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而“低碳装”可让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提倡一衣多搭,增加每件衣服的使用率。
可见,当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后,将给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变化,并影响着产业的“低碳”水平。一个可能是,未来服装企业不再比较谁销售的较多,谁卖的较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低碳服装是一个泛的服装环保概念,泛指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的方法,其中包括选用总碳排放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的方法等。
那么,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有多少?从纤维提取、染色、加工成布料到制作成衣,以及运输、洗涤、熨烫等一系列过程都会产生碳排放。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还不包括T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化纤材质的服装的碳排放量更高。
根据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假设它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成衣,运到英国销售。假设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用50℃的水和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中国是服装大国,根据地区统计局的统计,去年我国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06亿件,按照这一数字计算总碳排放量,结果无疑将是惊人的。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服装业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也意味着是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十年。国际组织各地碳计划(GlobalCarbonProject)较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到2008年之间,由于建立发电厂和工厂、砍伐树木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29%。
就服装业来说,要想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首要的,文化发展也不可或缺。具体来说,需要三个方面的系统行动。
一是能源环节,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
二是原材料环节,开发低碳材质,改良各种化学染料,研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将纤维生产、染色等环节对环境的损害降到较低;
三是文化环节,服装不仅是物质产品,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倡导绿色时尚文化,树立低碳、负责任的消费观念,而不是以刺激、快速消费为特征的时尚文化。
应该看到,服装业走向低碳经济必然是一场突破性的革命,不能仅靠个别组织、少数企业的行动和消费者自觉来实现,关键在制度创新。实现服装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的关键,还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消费的价格,为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提供激励机制。
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正是中国服装业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期,而我们的碳排放量被要求逐渐减少,直至2020年后的强制性减排。不管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世界肯定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不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国服装业未来将无路可走。
我国政府日前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以新能源和环保为主旨的“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瞄准未来的经济引擎,而且是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和主导各地价值链的“新头牌”。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国内外双重“绿色”压力。在美国等一些环保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服饰上的“碳标签”。作为中国服装业的风向标,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0)举起“低碳”大旗,较早推出绿色环保创意展台设计评比活动。
此前,9月20日,世界地球清洁日,在由环保机构——珍古道尔(北京)环境文化交流中心、李宁公司、帝人集团等机构共同组织的关于“低碳服装”研讨会上,提出了“衣年轮”概念,倡导穿衣的新环保理念。
“衣年轮”是基于对树木生长年轮的理解,提出用服装的碳排放指数,衡量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及年均碳排放量。而“低碳装”可让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提倡一衣多搭,增加每件衣服的使用率。
可见,当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后,将给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变化,并影响着产业的“低碳”水平。一个可能是,未来服装企业不再比较谁销售的较多,谁卖的较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低碳服装是一个泛的服装环保概念,泛指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的方法,其中包括选用总碳排放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的方法等。
那么,一件衣服的碳排放量有多少?从纤维提取、染色、加工成布料到制作成衣,以及运输、洗涤、熨烫等一系列过程都会产生碳排放。根据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所的研究,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这还不包括T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化纤材质的服装的碳排放量更高。
根据环境资源管理公司的计算,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假设它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成衣,运到英国销售。假设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用50℃的水和洗衣机洗涤过92次,洗后用烘干机烘干,再平均花两分钟熨烫。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中国是服装大国,根据地区统计局的统计,去年我国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06亿件,按照这一数字计算总碳排放量,结果无疑将是惊人的。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服装业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也意味着是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十年。国际组织各地碳计划(GlobalCarbonProject)较近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到2008年之间,由于建立发电厂和工厂、砍伐树木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29%。
就服装业来说,要想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首要的,文化发展也不可或缺。具体来说,需要三个方面的系统行动。
一是能源环节,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
二是原材料环节,开发低碳材质,改良各种化学染料,研发可回收再利用的纤维,将纤维生产、染色等环节对环境的损害降到较低;
三是文化环节,服装不仅是物质产品,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倡导绿色时尚文化,树立低碳、负责任的消费观念,而不是以刺激、快速消费为特征的时尚文化。
应该看到,服装业走向低碳经济必然是一场突破性的革命,不能仅靠个别组织、少数企业的行动和消费者自觉来实现,关键在制度创新。实现服装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的关键,还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消费的价格,为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提供激励机制。
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正是中国服装业新的“黄金十年”发展期,而我们的碳排放量被要求逐渐减少,直至2020年后的强制性减排。不管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世界肯定将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不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国服装业未来将无路可走。
相关资讯